親愛的孩子,我愛你本來的樣子
一個再自然不過的擁抱
一份精心挑選的禮物
一句非常簡單的:「謝謝你,我愛你」
哪一個會讓你感受到被愛呢?
我們所表現愛的種種行動中,孩子是不是能夠接收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呢?
哪一種表達方式,最能讓你與孩子感受到愛呢?
4月4日兒童節將至,當原禮團隊在思考兒童節活動時,我們將焦點放在「兒童是誰?」作為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我們如何理解兒童,用他們需要、且適合他們的方式,幫助他們好好長大,成為有能力好好的愛與被愛的成人。
「兒童愛,愛兒童」便是我們想要傳達的。
愛吃、愛玩、愛撒嬌、愛父母的擁抱、愛聽故事…這些孩子氣的行為都是兒童喜愛的事,也是他們的一部分;而「愛兒童」除了接納這些屬於他們的部分,積極面來看,在於如何讓孩子們也能感受到成人對他們的愛。
在此我想分享《兒童愛之語-打開親子愛的頻道》這本書, 表達愛、感受愛的方式有千百種,如何有效地對孩子傳遞我們的愛,讓他們也能感知自己是被愛的、被重視的,並且能夠勇敢的去面對成長的挑戰。
在《兒童愛之語》中Gary與Ross以五種愛的語言提出了具體可落實的策略。本篇會聚焦在五種愛的語言,下一篇則是愛之語的「前提」與如何發掘孩子的愛之語,希望透過此書的分享,關愛兒童的我們都能「理解孩子所愛,並且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愛之語」(The Five Love Languages)原先是Gary Chapman博士針對兩性溝通所提出的論述,而相當巧妙的,這些關於愛的交流似乎不僅僅侷限於成人與成人的關係,因緣際會之下,Gary發現父母與孩子之間也能夠透過愛之語所提出的主張有更親密的連結,並且他相信,父母與孩子有良好、互信、親密的關係是管教與孩童成長的基礎。其結合《How to Really Love Your Child》作者Ross Campbell合著了《兒童愛之語》。
愛的五種語言
- 身體的接觸
在《兒童愛之語》中Gary與Ross以五種愛的語言提出了具體可落實的策略。本篇會聚焦在五種愛的語言,下一篇則是愛之語的「前提」與如何發掘孩子的愛之語,希望透過此書的分享,關愛兒童的我們都能「理解孩子所愛,並且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 肯定的言詞
「你好棒」、「好厲害」這些都算是一種肯定的話語,但若能夠針對他們的行為、行動,更具體且針對性的做出讚美與肯定,會更能為孩子帶出一種訊息:「你是『真的』很棒」。
例如:「謝謝你把玩具收好,讓家裡看起來很整齊」、「不管有沒有贏,你都盡全力參與每一場比賽,我以你為榮」,將孩子「哪裡棒?」、「好在什麼地方?」說得更具體一些,即便語句中沒有所謂「好」、「棒」、「厲害」等詞彙,卻更具有說服力,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被肯認的,而且它關乎我的品格。在真誠的讚美、鼓勵、感謝、肯定語句中,孩子獲得的是「建造」,而不是在接受他人一味的誇獎中學習討好。
- 精心的時刻
或許你會說,我一天到晚都待在孩子的身邊照顧他,他還會需要精心的時刻嗎?所謂「精心的時刻」與待在身邊不一樣,你可以把它想像是「約會」,你會非常看重這個時段,將這個約會的時間記在行事曆上,並且在約會的當下全心投入與享受與約會對象的相處時光。
與孩子的相處也是一樣,特別是年幼的孩童,父母一天到晚都在照顧他,陪玩、陪睡、陪吃,但試試看將專心陪伴孩子的時光分別出來,做些他們想做、有趣的事情吧!
- 接受禮物
看聖誕節就知道孩子們有多喜愛禮物,但當給予禮物作為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就不應該是一種服務的報酬或賄賂,例如:因為你達成某件事情,所以我就送給你這樣東西,如此一來,就其本質而言就不該稱為禮物,不在乎禮物的貴重與否,也不見得是要用買的,或是新的東西,只要是為孩子的益處且當作愛的表示而贈與的禮物,才能按著他的本質被孩子享有。
- 服務的行動
父母所做的服務行動應該適合孩子的年齡,作孩子無法為自己做的事情。顯然,當孩子6歲時餵他們吃飯就不算是一個恰當的方式。
服務的行動在乎的是「時機」,當你留意到孩子的需要時,甘心樂意地去為他們付出,例如為身體不舒服的孩子煮一碗熱粥、或是為上體能課疲累的孩子準備一杯清涼的檸檬水,這些突如其來、正中需求的服務可以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們生活的關心。
以上五種愛的語言中,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呢?或者除了上述這五種愛的語言,有哪些也是你會與孩子表現愛的方式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討論唷!